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节 (第4/6页)
’。 这对君臣,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世界上最看得清彼此的人:因为他们看对方都没啥滤镜。 媚娘是深知姜沃,但架不住她看姜沃有滤镜,总觉得她太过‘良善’。 恰如崔朝看皇帝——他此时并不知京中天后已经去皇帝提起此事了。 崔朝悬笔于纸,跟姜沃商议道:“我还是把洪州世家事,与陛下说一说?也免得来日你连番抄检洪州数家之事传回京中,有人在陛下跟前进言。”若皇帝不知洪州事,会不会觉得她闹得过了。 姜沃随口道:“我倒觉得陛下不会在意。” 比起旁的朝臣,崔朝看了太多皇帝流露真实情绪,与他凡事有商有量的样子,难免对皇帝也有点滤镜。 其实……在姜沃看来,皇帝才是个标准的抄家分财产热衷者好不好。 “永徽年间的事儿,你都忘了?” 这些旧事过去多年,姜沃也还记得。此时便道:“那时候长孙太尉把持朝堂,以‘房遗爱谋反案’牵涉诸多宗亲,哪怕侥幸不死的,至少也要是个抄家流放。” “当时皇帝在常朝上,还曾落泪来着,道‘皆为朕之至亲,不忍治之于法。’,还是长孙太尉坚持要抄家。” “然后呢?” 崔朝沉默了,他想起来了。 然后那一年过年,皇帝就在观德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射比’,将那些抄数十宗亲朝臣之家得来的金银珠宝,分门别类在观德殿摆了五大垛,召集诸在京宗亲、文武九品,甚至当年鸿胪寺的蕃客,一并来射比赢财,很是尽兴。[1] 不过,姜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