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节 (第3/6页)
得比在外面三年都累。” “陛下也不懂,与东宫为何父子之间渐生分至此。” 用皇帝的话说:弘儿除了不做那些‘明火执仗’‘以刀刃伤己’‘扬言要投奔突厥’等惊世骇俗的事儿,别的表现,有时候真的很像当年大哥——不肯与他这个父皇好生交流,父子两人除了帝王与太子之间的谈话,其余几乎再难有亲密之言。 给皇帝委屈的:“朕又没有偏疼一个‘魏王’,父子之间何至于此?” 但有的话,哪怕是崔朝也不能跟皇帝明说:大概在太子心里,天后就是那个‘魏王’,甚至是远远超过‘魏王’——父皇已经夺了属于他这个太子的监国权甚至继承权,与了旁人。 不管那个人是同胞兄弟,还是生母,对一个太子来说,都差不多。 姜沃亦随之叹气。 她是想起了蜀地之行,与大公子的谈话。 那时李承乾说过一句:“做太子,像是漫长的,没有止境的一场贡举。” 人,不是机器。 是人就会被感情左右。 如果抛开现在太子李弘跟李承乾的能力区别不谈,只谈做太子,不,只是做儿子的心态问题。那么两人可能走到了差不多的心理上的死胡同,开始了‘叛逆期’。 如果说李承乾当年的‘叛逆’,是那种:我就不学好了,我就惹是生非甚至伤害自己,让父亲生气伤心,也感受下他的痛苦。 那么李弘则是更常见的,沉默的叛逆。跟父母产生了深重的隔阂,觉得父母的管束令他窒息。 因此他是听不进去父母的‘为你好’,听不进去皇帝的‘你要跟着朕学,跟着你母后学’——他打心底里不接受这种指令式的‘你得学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