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第4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节 (第4/6页)

来办学,原本也是上阳宫学校最吸引人的点之一。

    对此,国子监的学生许多酸的要命:陛下也太偏心了,大司徒也是!她曾说【初等学校】对标国子监,可国子监的署衙就那么大点(其实也不小,只是比起上阳宫太小了),哪里就对的上?

    不过,这些酸言酸语,一句话也就堵住了:国子监的学生也可以申考【高等学校】,你考进来不就可以了?

    而上阳宫学校才办了两个多月,就把国子监衬出了一种【官员子弟福利学校】的意味。

    也确实是。

    朝中诸多朝臣,每家每户多少都有子孙在国子监,实在算是啃老学校。

    依圣神皇帝之意,有本事的朝臣后代,自然可以考贡举、考官,也可以考高等学校,若没本事,就老老实实在国子监蹲着啃爹啃爷爷吧。

    说来国子监也是考勤的,且如今考核的更严了——也算把这些官二代约束起来念书,念成什么样且不论,起码少了很多出去斗鸡走马惹事的空闲。

    *

    姜握看过本期的精选诗文,又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前几期报纸也出现过的名字。

    不仅是近来在报纸上看过,有几个名字姜握是早在史册中有所耳闻——李峤、崔融、苏味道、宋之问、沈佺期等,这些历史线上武皇一朝的出名的文人墨客,已然开始渐渐冒头了。

    说来,这几人中,此时只有苏味道因是裴行俭的女婿,又早早进了吏部,故而圣神皇帝对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剩下几位,诸如李峤、崔融几人则都是仪凤、调露年间,也就是前几年才中的进士,此时官位普遍低微。

    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