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节 (第6/6页)
濮王自恃先帝嫡子,从来有‘高远’之志。如今圣人又是弟而非兄,此时他来了长安,若是做出些拿大不敬之事,圣人呢处置他不好看,不处置就显得软弱了,还是不来的干净。” 长孙无忌这才罢了。 于是李泰就‘病了’。 来京吊丧的诸王说起也只道濮王体胖虚弱,此番伤痛至病。 还有些看不惯濮王从前骄横的宗亲私下不免议论:生父过世,哪怕是爬也得爬了来,怎么能托病不来呢。 没见灵前的太子,已经消瘦至这般模样,还是坚持每日举哀守孝吗? 倒是远在莱州,被迫病了的李泰得知此信险些没气死。 他立刻写了亲笔信托长史官一路送到长安。 “父皇驾崩,竟不许我亲去奔丧,岂不是陷我于不孝?雉奴!你为弟,如何能如此催逼乃至构陷兄长?你如此行事,难道是父皇一去,就要逼我去死吗?”如此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语气激烈。 李治淡漠地看了一遍,然后拿起蓝笔——先帝过世不足年,不得用朱笔,用的是一种雅致的蓝色。 他随手在‘为弟,如何能催逼甚至构陷兄长’这句话上,圈了个圈。 悠然批了五个字:原来你知道。 原来你都知道。当年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如今你作为臣子,竟然上奏疏质疑皇帝,又是何等罪名? 李治想起当年夹在两位兄长之间门的日子,想起李泰总想抓住他收为己用的日子—— 他过了多久来着?已经记不太清了。 李治将李泰的信搁到一旁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