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0 (第4/4页)
备最坏。这种经验就和那些大官儿常常念叨在嘴里的‘居安思危’是一样的了,可见这其中的道理不小! 在乡村地方的农户通过存粮的方式体现这一点, 一般来说最好能存下三年的粮食 ——有的时候灾害并不止是眼前,延续下来或许能到三年!至于说超过三年的天灾人祸?那也不不必防备了, 那种灾祸根本防备不了。 不过说是三年,真的到了各家各户却往往没有三年。能有两年存粮的就是殷实人家了, 一般人家只有一年的存粮。甚至家贫的, 根本无力存粮, 连隔夜粮都没有! 这是乡村, 这种朴素的智慧帮助扎根在那里的百姓度过了很多难以度过的难关。放到城里面, 倒是很少有这种想法。大概是和粮食庄稼打交道少了, 平常缺什么又习惯去买,存东西的习惯也就没有了。 现在家家户户吃粮大都是买上足够一两个月用的, 这已经算很长久的了。赵家也就是这样,相熟的粮铺都是知道的!过了时间不上粮铺, 赵莺莺上街买菜都有粮铺的掌柜的问起来。 王氏以前也没有存粮的习惯,即使前些年遇到各种灾荒导致扬州城粮价上涨,她似乎也没有学到教训要存粮!这样的习惯是深刻的,到了现在,这样明显地显示粮价还会一日一日上涨, 她依旧没有想过要买粮! 她弄清楚了最近粮价的上涨情况就与赵吉道:“以前就算了,家里也没有多少闲钱提前买粮,现在家里都有钱了,那又何必再等到将来买!那时候可是高价粮!” 赵吉自然没有意见,在他看来这种生活小事自然就归王氏做主。而且她也觉得王氏讲得很有道理,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