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5 (第2/4页)
了一个鳏夫。现在又有两个女儿在婚嫁之龄,其中一个许配的是一个三寸丁,不图别的,就为了人家聘礼给的多。剩下这一个还没有找到人家,现下大家都知道她家是要狮子大开口的,等闲不会提亲。且不说这钱从哪里来,只说他家这样的人家就做不得亲!” 蒋四郎常常在外行走的一下就听出了周氏说的是谁,连忙笑着道:“娘,您弄错了,你说的那个赵家不是我说的那个。你说的那个恐怕是家里开早食摊的那个,我说的这个却是家里开染坊的。” 可是周氏听了蒋四郎这样说,不仅没有脸色好转,反而越发暗淡了。她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开染坊的赵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根本想都没有想过和开染坊的赵家结亲——周氏疼爱儿子不假,对儿子过于信任也不假,可是她又不是傻子,也不是儿子那种傲气到认不清自己的人。 赵家算不得富贵门庭,可是对于一般的人家,那已经是富裕殷实了。这种人家嫁女儿可选择的多了去了,图富贵的就嫁入有钱人家,图安稳的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过日子,图将来前程的也能择一个有秀才功名的穷读书人。 这样的人家能应下自己的亲事?不是周氏觉得自己儿子不好。只不过她明白世人想法如何,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机会呢?所以她一想就想到了家里有适龄女儿,并且潦倒的多是赵家二房。 其实说赵家二房潦倒,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至少人家比蒋家要强,蒋家如今是欠着外债,家里快支撑不下去了。可是赵家二房呢,不管怎么说,人家至少维持家里不成问题,加上女儿卖的好,家底其实不错。 就是这样的人家,周氏也觉得太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