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大西北的那些事 (第4/5页)
建制还是重要性,绥德军比抚宁县就重多了。所以这个时候叫衙内才是尊称,一是代表自己人,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用意,叫“衙内”后就代表曹帅不是和抚宁县执政官互动,而是在和“军委秘书长”的儿子相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嘿嘿…… 进入绥德城一路走向酒楼,哪怕王雱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还是感觉很不安。这里的民生凋零程度,和那个繁华京城相比实在太明显。 一边走,曹首义暗下打量着这个前阵子红极一时的大宋神童,还是个大孩子模样,算得上个俊秀胚子,但奇怪的是,这个少年全身上下没有哪怕一点属于孩子的那份青涩感。这种气质曹帅自己也没有形容词。 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西北这个消息无比闭塞的地区,现在大家也都在众说纷纭,有少数那么些人说这是王雱崛起的开始,是明贬实升。而大多数的人说这是看在他爹王安石面子上、减轻处罚后的贬斥,已经是官场最严厉的处罚,这个神童已经废了。 对于曹首义而言,怎么解读目下的这些消息,将决定往后绥德军对待抚宁军的态度。 最扯淡的是这个时候,曹首义接到了三封书信,还都特么的是曹家人写来了。 一封是来自宫里的皇后娘娘的家书。一封是来自小舅爷曹集的家书。又一封是来自闲云野鹤世外高人曹佾大舅爷的家书。 这三个家伙他们都是曹家的最嫡系,并且是一家子。但她们三的书信都表达了不同的态度。皇后娘娘没直接干政,只是用隐晦的言语交代这是个“爱闯祸”的后生,要好生看住他不叫他闯祸,不许陪他胡闹。 曹集那jianian商则是直接表达“这是我一个外姓兄弟,吃的是一锅饭,听着他的好赚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