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3章 见首不见尾 (第5/6页)
耿天骘等几人非常尴尬,但小老爷就这德行,许多时候透着城里人都理解不了的滑稽。不过这也正是他的优点,大头百姓和工人喜欢他的这些小滑稽。 新的车间,新的炉子,焦炭以及新的炒钢方式带来的新冶炼工艺。现在规模还很小,技术还很落后,一切还是很草根,但是大雱有满满的成就感在心间流动。 总体上这里的冶金工艺今非昔比了,整个大宋就没有这样的工艺,就算是汴京煤场也没有。 因为这是结合了水泥运用后,最新改进的炼钢炉,焦炭参与,还有早前汴京煤场研发的涡轮加氧装置,最后,大炼金术士老罗爹参与技术指导。 产量不大但起点超高,绝对是当今地球特种钢的最前沿技术、材料学的巅峰水准。 这个冶炼厂起步比水泥厂要晚一些时候,现在处于紧张的试产和研发阶段。王雱要求的宋钢一号不需研发,有焦炭和新炉子后直接出炉,无需锻打,就是质量最好的民用级钢材。 至于宋钢二号,即无需精加工、直接成型的军备用材,对此也无需怎么研发,老罗爹心中有数,只需要一定的试产和调整,总结量产流程,顺便培训出足够的学徒工来,那么往后也不是问题,按部就班就可以生产。 但王雱要求的一些特殊钢材,需要通过不同的添加,成为不同场合应用特性的特种钢,那就需要老罗爹全程把关总结,进行无数实验和烧钱。 炼金师说白了和厨师是差不多的一种存在,就是不断根据经验和探索精神,加上天赋,进行不同的配料添加尝试,然后被动总结出一些元素规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