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2章 来自大魔王的吐槽 (第7/9页)
,几乎整个县民众都以产铜为生。百姓产铜后,大量剩余价值被乡贤拿走,他们自己少量有点积累下来的铜。而从上年开始因东海局势有变,我大宋来自倭岛的白银被切断后,国内的铜更加稀缺,三司政策是加紧逼迫地方官府尤其广东,最大程度收缴铜纳入三司国库,以填补空白。” “这种情况下,曲江县为粉饰自己政绩、进行了根基不足的大跳跃,曲江县没有群众基础的情况下,为相应三司收铜政策,采取以广东路官交子即白条形势,拿走了铜户手里的存铜,最后导致无法兑现。” 听到这里,徐乐想了想道:“客观的说,下官认为理论上曲江县没大错误,既然是三司政策,他们是要执行的。也不可能用铜钱和白银去等价购买,否则买到铜的同时,朝廷付出的也是铜,那就做不到缓解硬通货缺乏了?” 王雱微笑道:“大方向上你说的问题不大,的确是这道理。那一时期三司的政策也主推纸币即交子。问题在于,当时的包拯最恨的人是曹集,于是他就不同意由曹集的交行去广东兑换。改而用广东自有的官交子。好吧老包的用心总体没错,但我要问一句可能吗?官府长时期的公信力缺失下,就连官府自身收税时候都不要自己的官交子,他还想让百姓强行接受、他是神吗?” “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他不在乎到底是铜钱还是纸币,他只要求拿着‘白条’一样能换来他想要的物资,那么他就信任,若换不到就不信任。就这么朴实的道理。” “现在,民用品的最大产能来自于曹集和叶庆华,也就等于他们的交行在大宋的兑付能力最强。朝廷乃至地方官府唯一承认的民间交子,主要就是这么几家。基本也可以看做:老百姓只有持有这几家的交子才能顺利兑现,能买到他们想要的民用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