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 (第5/8页)

民给养,辽国怎么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怎么确立很长一段时期的陆地霸权?

    客观的说,辽国前期的霸权,就来自燕云汉人生产力的支持。加上前期皇帝还不算太昏,这才是辽国愿意接受汉化和一国两1制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讲,汉人的生产力真是大幅高于游牧的。

    在王雱革新的农牧技术逐步传入辽国前,游牧的全部生产力是狩猎和畜牧,猎物是有限的,自然条件的水草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便从技术层面决定:每平里草地上,超过一个人口就算资源不够,必然会发生相互砍杀的局面!

    搞农牧科学出生的大雱推算过,游牧民族没其他生产力的情况下,包括牛马羊在内,每个人口必须养五头以上牲口才能生存,其中马算1的基数,牛算1.3基数,羊算0.6基数。总基数低于5时,他们就会去抢别人、或者拿起战刀去杀死多余的人,让“土地承载力”重新取得平衡。

    那么理论上计算营养,每平方里草场承载5个基数的牲口,还必须是草场质量不差的地区,譬如宋国的草场就没这个基数。譬如辽国领土的最北方草场也没这个质量,所以越往北人口越少。

    这样一来,实际从大自然层面、以及畜牧技术层面,就限制了游牧族的最大人口数量。

    辽国就算领土牛逼,峰值时候,契丹八部的人口总合理论上也不会突破千万。

    辽人官方的“户口统计”连参考都没价值,可以忽略。但这就是从“能量守恒”角度、所决定的契丹八部的最大人口数量。

    但汉人则完全不同,汉人群居定居爱生产,cao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