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真龙九子 (第2/4页)
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 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 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 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囚牛、“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渊鉴类函》四三八《鳞介部·龙》四引陈仁锡《潜确类书》:“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囚牛好音,形胡琴上。”一般胡琴上刻有兽形,似龙形,为囚牛。 螭吻,又名鸱尾、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二子。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佛祖文殊菩萨曾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