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南唐)亡国之君(上) (第8/9页)
但是没想到,赵匡胤也没客气,真的就这样干了,这可把李煜和南唐众臣吓得不轻。 这一年,赵匡胤开始打造战船,这个战略目的就很明显了,发展水军目标就是江南。 据说有人曾经劝李煜把赵匡胤的战船全部烧掉,可是李煜却不敢,他觉得自己不应该主动地挑衅赵匡胤,因为李煜还天真的以为那样会给赵匡胤打他的借口。但是事实上,赵匡胤打他根本不需要借口。 这一年他还派了自己弟弟李从善到宋朝出使,但是自己的弟弟李从善却被赵匡胤留下了。 第十二年,公元97年。 这一年的李煜心情更为沉重和担心,于是对宋朝示好,自损礼仪,放弃了皇帝和国主的仪仗,完全用一个藩镇的仪仗,李煜主动对宋朝持续妥协。 李煜的这些行为的确是有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推迟了宋军进攻南唐的时间,因为赵匡胤看不上李煜,他觉得李煜性子懦弱,没啥能力,将来只要是自己给他点压力他也就投降了,所以没有把南唐当回事。 而他又在京城建造了一个大宫殿,称为礼贤馆,这就是专门为李煜准备的,只要是李煜投降,那么以后他还能继续在汴京过之前的生活。 但是李煜却不愿意到汴京去,这就是李煜的一个毛病,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别人就是不一样,他目前的实力和统率力,根本不是宋朝的对手,要是个聪明人早早的投降了事,省的将来得罪赵匡胤,比如吴越国就是这样干的。 可是李煜不是这样考虑的,他想着自己一旦到了汴京就算是寄人篱下了,哪种高高在上的日子就没了,而自己也成了阶下之囚,生死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