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南唐的反攻(上) (第2/5页)
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当时在柴荣走了之后,大将们也不约束部下了。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淮南打仗太苦了,士兵们也需要发泄一下,也需要捞点东西,不能干在这吃苦,这是谁都不满意的。 当将军的不敢得罪小兵,这在五代并不是很稀罕,反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这些没有了约束的士兵,就变成了下山的猛虎,变成了饿了不知道多久的豺狼,开始到处劫掠。 这一下子就把民心失掉了,所以当时的淮南百姓,提起来周军都是开骂,后来为了抵抗周军的劫掠,这些百姓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建立营寨和周军作战斗。 但是他们毕竟是农民,要武器没有,要盔甲不多,要粮食更是刚好够吃,要坚固的防御阵地,更是找不见。 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做劳动人民是最有智慧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冲,这里面缺少武器,没事,咱们多得是农具,咱们多得是木棍,把棍子削尖,这就是武器,把农具改造一下,这就是不逊色于周军大砍刀的武器。 至于盔甲更是简单,找点纸板子,加在一起这就是一副盔甲。造纸术在唐朝已经是发展的很不错了,那时候民间比较多的是一种比较硬的草纸,因为草纸的纤维比较粗,所以做出来的纸比较厚,比较硬。 这样的纸弄多点,然后披在身上,这就是一副盔甲,至于这样的盔甲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那肯定是不能和铁甲比,但是据说防御功能也是很不错的,力气小点,一刀砍下去,并不能够完全砍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防御能力的。 至于营寨,更是简单,把木头围一圈,然后打猎的长弓拿上,把木头削尖放在外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