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212章 陈桥兵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陈桥兵变 (第3/8页)

是存在争议的,但是现在争议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已经为这个重要问题定性了。

    根据宋史的记载,所有宋朝的史书,基本上都是说这一次边关真的告急了,契丹真的来了,赵匡胤一开始就是去平定契丹的,但是半路上被他的部下们劫持了。

    可是在契丹和后来元朝的一些史册上,对于这一战都没有任何记载,而随着史料的丰富,更多的史料证明,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的边关告急,所谓的契丹入侵不过是赵匡胤集团找的一个借口,也是为他们实施兵变创造一个机会。

    此时的赵匡胤在柴荣的帮助下,已经成了当时后周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也是后周对外战争的主力,殿前侍卫亲军的最高指挥。

    在之前,柴荣因为怀疑张永德在他死了之后要造反,所以这才把张永德换掉,毕竟那时候的张永德在殿前侍卫亲军里面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在这里面根基深厚,拥有很高的权威,所以柴荣就把刚刚提拔起来的一个将军作为侍卫亲军的统帅,他觉得此时的赵匡胤刚刚发迹没多长时间,威望不高,但是能力很强,很适合为他的儿子保驾护航。

    但是柴荣没想到当初的张永德在殿前侍卫亲军里面主要的关系在高层,很多的将领都是认准张永德。

    但是赵匡胤虽然是一个新上来的将军,但是他在基层的时间很长,他在殿前侍卫亲军内部拥有不少的拥护者,而且这些拥护者大部分都是基层人员,柴荣算无遗策,但是这一点应该是没有想到。

    赵匡胤一直以来都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他在跟着柴荣的时候的确是没有想过要造反,因为对于柴荣,他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觉得能够跟着柴荣建立一番功业,那也是人生一件幸事。

    毕竟那时候的柴荣比着唐太宗等人也是不遑多让,要是柴荣不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