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契丹为什么未能占领中原(下) (第4/5页)
但是当时在中原的契丹权贵都支持耶律兀欲做皇帝,这就是矛盾,按照规矩,之前就应该耶律突欲当皇帝,但是却被耶律德光抢走了,现在耶律德光死了,应该把皇位还给耶律突欲一脉。 在加上述律后在扶持耶律德光的时候,把曾经支持耶律突欲的贵族杀了很多,现在那些贵族的后代长大成人,他们心里对述律后肯定没有什么好印象,于是也都支持耶律兀欲当皇帝。 于是一场大战开始了。最终耶律兀欲打败了述律后,双方毕竟是一家人,最终和解,激进派耶律兀欲费了一番周折,可还是当上了皇帝。‘ 但是他当上皇帝之后,工作重心很大程度上放在契丹国内,他要加强自己的统治,只有内部安稳了他才能有能力南下。 契丹新旧势力的相互牵扯,以及并不是十分安稳的政局这也给了中原喘息之机,契丹统一中原的难度加大了。 第三点就是契丹方面不具备统治封建社会农业国家的能力和经济基础,契丹方面他们是游牧民族,而且刚刚进入奴隶社会,他们如果想统治中原,那么就只能被中原文化同化,和中原文化融合,利用中原的先进文明迅速带动他们契丹的发展。 但是这很明显是不现实的,先不说当时契丹方面保守势力还是很顽强的,就在当时也没有实现这一融合或者说同化的条件,契丹方面虽然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而且还有渤海国等地,但是这些地方农业经济以及产生的影响,根本不足以带动整个契丹的迅速大跃进。 而且在当时也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战乱一直存在,农民也一直在暴动,藩镇们都不老实,所以也没有文化迅速大规模融合同化的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