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183章 柴荣用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柴荣用人 (第3/5页)

,那么这些臣子绝对不敢这么放肆造次,归根结底,要是想要好好地整治一下官场的风气,还是需要换地发挥带头作用的。

    而为了改变官场风气,从新构造新的官僚集团,搞一个符合柴荣心意的官僚集体,所以他才决定在用人方面做出变革。

    所以对于唐朝五代固有的科举取士制度还是一直都推行的,这一点不仅仅是柴荣,在五代的各个时期,虽然一直战乱,但是科举考试却是还是一如既往的举行,中间暂停的的时间并不长,总体上还是很连贯的,和唐朝的差别就是规模小,录取的人数少。

    而柴荣对于科举考试也是很重视的,举个例子,据说曾经有一次主考官报上来了十六个进士及第的名额(想一下宋朝的时候动辄上百数百的进士及第名额,十六个人实在是太少了。),让柴荣给勾勾画画点定进士和状元啥的,但是这个时候却冒出来了不少不同意见的声音,说的是这一次科举考试有人作弊,考试不公平。

    当时都说科举考试这个好事,也是个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对于科举考试也是褒贬不一的,不喜欢科举的人,他们的理由就是科举考试容易作弊。

    所以那时候历朝历代对于科举考试作弊这件事抓的还是很严的,而柴荣作为一个很厉害的皇帝,对于这一点也是抓得很紧的,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把这十六个人的文章全部拿了过来又看了一下,然后综合考虑百官们的意见,结果最终这十六个人时留下了四个人,算是进士及第,剩下的十二个全部撤了回去,理由就是暂时不合格,希望继续努力,对于相关的人员也做出了严肃处理。

    这一次,展现了柴荣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此后后周的科举制度越来也完善,也越来越受重视,而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