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1 万家生佛吕大防 (第3/4页)
因为严寒的原因病故之外,其他的饥民没有一个是因为饥饿而死的。 这在古代政府历次的救灾当中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吕大防的这次救灾,如果和熙宁七年,王安石亲自组织的那次救灾相比,还是略有不如的。可是,比起元丰六年以后,郑侠到各个地方救灾,特别是河北诸路蝗灾救灾的结果来看。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富有盛誉的郑侠到了河北的时候,其救灾的结果,不但让那里的百姓饿死了四成左右,还留下了非常的大的隐患——保甲叛乱。 贤明与昏庸,对比起来是如此的分明。 熙宁七年那次旱灾,之所以说王安石比文彦博和吕公著做得好,有两个原因。 第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并未获得多么大的成功,却为宋神宗的府库内积攒下了极为充足的粮食以及财帛。这也是那些遭受到旱灾而流离失所难民们赶往汴梁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库和内库的充盈,让继位之初看着空荡荡能遛马的国库和内库的宋神宗心中大定,这也就是他敢于罢免王安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也难怪有人评论这一对君臣是,聚敛之君和聚敛之臣。 这也也就导致了王安石变法最后的结果和王安石本人最初的愿景从根本上背道而驰。新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做到了‘富国强兵’,可是,其付出的代价却是坑苦了整个大宋那些良善的百姓。 第二、王安石在知道流民动向的时候,并未按照以往的惯例,让沿途的地方官设卡拦阻那些逃难的灾民,而且,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