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125节 (第1/8页)
他在权衡利弊。 若那封骂人的奏折,真的递到了朝廷,那他就彻底与太平公主一派划清了界限。在朝廷中,不站队,无帮无派,就如无根之水,飘零的浮萍,势单力薄,风平浪静,勉强还能凑合,一旦起风,他将是第一批被清洗之人。若借着这个机会,投靠太子一派呢? …… 六扇门绕过江湖新政,二次查封百花楼,李蛮牛一案正式立案,在大理寺报备后,六扇门进驻百花楼,对其开展为期一月的专案调查。 朝中议论纷纷。 虽然说是一座青楼,但这所京城最大的青楼,日进斗金,又是太平公主麾下的重要产业之一。这是太子殿下入京以来,执掌六扇门之后,对太平公主势力发起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舆论四起。 有人拍手称快。这些钱虽是城中富商的钱,但这富商的钱,也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整治高消费娱乐场所,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而且皮rou生意自古以来就是有违伦理道德,六扇门此番作为,乃立了一大功劳。 不过,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说六扇门仗势欺人,由于眼馋百花楼的巨额利润,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索要巨额金钱,被拒绝之后趁机打击报复,破坏市场秩序。这种阴谋论,很有市场。经过坊间八卦的流传与发酵,被说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让六扇门一下子陷入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六扇门的侦查工作又陷入困境。 之前的封而不查,影响了百花楼生意,断了公主一派的重要经济来源,却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提前做好功课,该销毁的账目、该处理的违禁药物,趁着被查封的当空儿,全部“自查自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