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蜂窝煤产业的展开计划 (第3/4页)
简单交流了一下现在的经营情况。 蜂窝煤很容易就被复制,但质量要靠煤炭和工匠,目前都是自己这边领先。 又投产了京西几个优质的煤矿,估计今年秋冬天能大赚特赚,毕竟城里这些新搞蜂窝煤的,都要购买海量的煤炭。 这些竞争者想着挤倒我们,却不知他们购买原材料,就是给我们送钱,越想挤倒我们,就越资助我们赚钱。 此时北京的冬季不同与后世,小寒季初期的北京气温与现在的坝上差不多,甚至还要冷一些。冰冻期就有半年多,从九月到来年三月,七个月时间家里必须生火取暖。 最早城里人都是从街上买柴生火,随着北京人口的不断增加,木柴的需求量大增,近郊几十里已经无柴可砍。 那些以卖柴为生的樵夫只能去更远的山区去砍柴,来回一趟就必须三天以上。当然樵夫不可能从山上砍柴,再耗时间背到城里去卖。 这样就自然而然出现了柴栈,柴栈收取木材,再由专门搞运输的人用马车、牛车运到城内售卖,而成内又有专门接受木柴的柴栈。 也就是说砍柴、收柴、运柴、卖柴已经形成了供应链,许多人从中谋生,柴价自然是越来越高。 北京城里的居民用于买柴做饭取暖早已是生活的一大负担。 幸亏大同、京西等地煤炭充足。 烧煤远比烧木炭经济,逐渐用煤取代了木炭。 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烧煤后出现煤气中毒的事件比烧木柴时多了,后来许多人只敢白天烧煤了。 其实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