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挖了一个大坑 (第3/4页)
且,有话语权的人没闲工夫关注他们的建议。 都在发动学生和好友加入战局呢。 邹元标这边的户部主事艾友芝上奏,说是袁应泰用了朝廷800万两白银,这个时候把责任推给浴血奋战的武将,这绝不应该。 而且之前一批武将上奏,说大规模吸纳蒙古难民,招募为军有巨大隐患,现在张铨又指出他们在城内作乱,沈阳失守也有类似原因。 努尔哈赤本没有强攻辽阳、沈阳这种大城的能力,现在形势危机实在是自己造就的。 这奏章水平不低,其实也是有战前王宏宇给他写过信,就按照这样陈述过努尔哈赤无强攻大城能力,但蒙古难民有隐患。 艾友芝直接把王宏宇信里的话一抄,就写出这样有水平的奏章。 可是挡不住人海战术。 赵南星、高攀龙一发声,他们同门和学生的数量多于邹元标。 立刻山呼海啸,几十人接连上奏,出现各种弹劾。 一批批弹劾辽东南军各个将领,说他们不听号令目中无人。 又一批弹劾,直接抨击 还有一封弹劾保定巡抚韩浚的,说他在保定征兵不利,还弹劾当时入狱的王宏宇,放任这些武夫目无纲纪。 最后这个是赵南星亲自构思的,为的是把涉及此事的杨涟拖进来。 杨涟职位虽不高,但名声极大,他如果加入战局,邹元标就会更加势单力孤。也能告诉其他东林成员,是该站队的时候了。 赵南星没有指使直接抨击邹元标一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