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湖广的农业实力 (第2/4页)
大米比芝麻赚钱。 随着江南贸易发展、经济作物行情大好、人口也在同步增加,江南的粮食早已不够本地使用。 湖广产粮潜力被彻底挖掘出来。 不仅供给本地和周边,还大量顺江而下卖到江南,再通过大运河,先让黄淮泛区吃上饭、产好酒,这就是苏北各类好酒,为什么是在明朝大踏步发展,因为大运河让黄淮泛区吃上了饭。 湖广的粮食再顺着大运河,运抵山东、天津、京城,乃至宣大和辽东。这些地如果只靠本地产粮食,那么城镇人口会非常有限,脱离土地的工匠、兵马和官员数量会很少。 想想宣大、蓟辽没有多少营兵,全靠半耕半战的卫所兵,会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这也是大唐北方环境衰落以后,中原王朝很难向北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地的贫瘠的土地、有限的生产力,养不了多少脱产职业兵。草原上的游牧的人,每到秋天南下抢劫种地的人,不用种地就能吃到丰足的小麦。本地产出养活的那点职业兵,挡不住四处南下的草原人。 大唐以后的北方,环境今非昔比,靠本地产出,实在太为有限。 出了长城,哪有草原?一眼望去,只有沙漠。 大明军民,看着长城以外的茫茫沙漠,无不怀念大汉时水土丰美的关中、秦晋、燕云之地啊。 所以,大运河就是北方的生命线。 海运固然不错,但是搞海运,就没有宿迁的美酒、北直隶各府的市民、宣大数量不低的强军......因为它们不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