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2 (第3/4页)
提出大统一理论的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至死都没有能够找到大统一的方法,后来人想要找到这个方法还真是不太容易的。至少,现在没有那位物理学家看上去像是可以超越爱因斯坦的样子。 近来不管是超弦理论或者是M理论在高能物理学上都是热点没有错,甚至为此出现了无数篇论文,养活了不少的物理学家。但是这东西因为达到了物理的极限,完全没有被证实的可能。 所以不管是弦理论还是超弦理论,亦或者是作为终极物理理论的M理论,都完全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除非你真的能够证明——大统一理论是真的存在,并且被你解决掉了。而不是玩弄数字游戏,数字游戏的意思是——你的论文和计算公式是附和数学逻辑的,但在物理学上完全无法被证实。 这也是为什么M理论被诟病的一点。 比如华国的杨振宁先生,并不认为M理论是可以寻找到大统一理论的出路。 并且如果想要进行大统一理论,你必须证实除了已经被证明的弱电统一理论之外的其余统一理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多少致力于大统一理论的学者,都几乎穷尽一生也无法证明该理论是否真的存在。 这才是大统一理论最坑的地方,除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格拉肖、温柏格、萨拉姆三位科学家提出弱电统一理论,即电磁与弱相互作用力统一,这种统一理论可以分别解释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各种现象,并预言了几种新的粒子,他们因此荣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3年实验发现了理论中预言的粒子,进一步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