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九节背阴河 (第1/6页)
月色下,左重看着一两公里外的数道探照灯灯光,又拿出指南针和地图测量了一下方位,很快就确定自己找对了地方。 根据前期的情报调查,背阴河附近就这么一座大型建筑,关东军的细菌武器研究基地设在里面,其它的情况暂时未知。 不是外调人员不尽职,只因日本人的戒备太过森严,任何人在附近出没都会被抓捕,很多无辜百姓途径此地突然失踪。 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遭遇了什么,总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属找遍了哈尔滨也找不到人,警察厅对此不闻不问。 至于外围调查就更不可能了,从事建设和搬运物品的中国劳工,在进入基地前头上都被戴上了只能看得见地面的竹筐。 他们在日本人的牵领下到达某个地方,摘下竹筐进行劳动,结束后再戴上竹筐由日本人领出来到指定的地点居住生活。 连基地内的关东军士兵都禁止一切因私外出,工作人员也不能使用真实的名字,和国内的家人朋友通信只能使用化名。 而且还要经过专门的信件审核部门进行内容审查,任何有关此地的任何信息都不允许提到,工作内容更是绝对的机密。 这么严密的保密措施, 调查从何谈起。 日谍杨昌庆倒是承认自己来过此地,也交待了某些简要情况,可那是一个死间,说的话不能全信,其中或许会有陷阱。 哪怕为了取信他们,对方说的都是实话,日本人知道杨昌庆被捕也定然会做对应的改动,不亲自来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