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坐山观虎斗 (第2/4页)
过来,顾杭生盖上大印,交给了白一弦。 白一弦道谢之后,离开了知府衙门,又来到了常夫子住的地方。 自己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来回光路上就得一个多月。 而三四月份的时候便要参加府试,如果这一趟顺利还好,到时候能赶回来,若是赶不回来,岂不是辜负了人家为了自己担保的一番心意? 所以白一弦自然要跟常夫子说一声。 在白一弦的记忆里,前世的历史之中,隋唐之前无科举制度。直到隋朝的时候,才形成了科举制,但那时候并不完善。 唐朝的时候,继续开科取士,并使之定型。而直到武则天的时候,才有了状元这个词。 唐代没有榜眼,却有探花郎。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宋初才有了榜眼,南宋后期,第三名才改为了探花郎。所以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前三甲的专称,是合成于南宋。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所以,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经过了几个朝代,才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那一套科举制度。 但奇怪的是,在他如今所在的这个发生了偏差的历史之中,科举同样是隋朝开始建立的。 但科举制度,竟然从建立之初,就非常的完善了。听说是隋初的一名官员,向隋朝的皇帝推荐的这种制度。 隋朝皇帝取用了这个建议,并在全国推广。 白一弦认为,一项制度诞生之初,往往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