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3章 匪盗来袭 (第3/5页)
。 “……”赵昺怔了下,自己未曾从史书中读过,但是前世却知《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英雄,《水浒》中的梁山好汉皆是出自于山东,那时后觉得他们都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可站在朝廷的角度上看,他们可不就是匪盗巨寇,皆是该剿灭的对象。 “世楷所言不错,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我朝时鲁西区域的盗贼极多,有鄄城、单州、金乡、巨野之盗,有齐、郓城盗贼出没,京东贼处处蜂起等等,尽管朝廷竭力进剿,但是每过二、三十年便又群寇再起,屡剿不绝。”王应麟点头称是道。 “鲁地也是孔孟之乡,百姓受圣人教化,怎么却成了盗匪横行之地了呢?”赵昺有些好笑地道,孔孟之地如此匪患爆发的频率如此之高,也是真没谁了。 “陛下,鲁地虽然孔孟发源之地,墨家却也是起源于鲁,盗匪奉为祖师的盗跖亦是鲁人。而墨家以‘万事莫贵于义’为宗旨,其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他们以其所为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后世衰微,却也为鲁人所熟知。因而鲁人重义轻利、替天行道、以武交友等渐成风气。且盗匪为聚拢人心,最重义字,以致有人振臂一挥,便从者如云。”王应麟言道。 “此外,鲁地乃是百战之地,民间尚武。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以隆技击著称,《荀子·议兵》载: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我朝王禹偁所撰之文《济州龙泉寺修三门记》也称山东巨野:民俗犷戾,揭竿啸聚,率以为常。因而民间尚武好斗,任侠以武犯禁,也助长了此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