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648章 因时就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8章 因时就事 (第6/7页)

士官的名目。蕃兵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至神宗时才统一采用指挥、都的编制。所以宋军的编制分为军、指挥、都三级。

    后来又有变动,有了‘将’的编制,可还分大、小,兵员数目在八千到一万。南渡后更乱,编制也跟李云龙的独立团似的连都有大有小。如韩世忠为前护军,以楚州为中心组织防御,下辖十一个统制、十三个统领,有六十三将编制,约八万兵马;刘光世为左护军,下辖十军,防御淮北方向,约有五万多兵马;张俊为中护军,有十一个军、九十九将编制,以建康为中心展开,兵力约为八万人;岳飞为后护军以鄂州为中心组织防御,辖十二个军。

    到现在赵昺都十分庆幸,当初自己组建帅府军的时候只有几千人,自己充其量只相当于现代的一个乙种师的师长,好歹还能摆弄清楚,若是真一下子给他几万人,别看他是个理科生也弄不明白了。以后也是采用的笨办法,反正我预设的编制就这么多,兵多了也养不起,够五百人就编成一个营,然后再逐步在原有的五个营的基础上扩大编制,从统领,编成统制,再编成都统制,就这么糊弄到琼州。

    而到了崖州之后,赵昺很是懵了一段时间,由于行朝的各部来援庞杂,又收拢了各路败军,禁军、厢军、义勇让他傻傻弄不清楚。顶着殿前禁军番号的禁军实际在几万人,少的时候只有两万人;淮军鼎盛时期几十万兵将,但张世杰手里也就数千人而已;还有几十人就号称一个指挥的,也有数千义勇编成一个指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