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7章 cao之过急 (第3/5页)
持续用兵,仿照前朝实施‘减口’和封锁政策,只能加深彼此的仇恨。 刘因虽是中原大儒,但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清楚那些所谓上等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也并非皆是权贵,更多的也是平民百姓。他们同样要靠辛苦的劳作填饱肚子,而每有征战常常被签征为兵,自备战马甲胄出征,这也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为此甚至要典当物品,向斡脱人借贷。 这些生活在中原的普通蒙古人和色目人,多数已经是二代、三代,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也渐渐也接受汉俗,学习汉语、汉字,着汉服,行止与中原汉人无异。与他为邻的蒙古平民并非皆是凶恶之徒,大家同样可以和睦相处。 许多滞留中原的蒙古人并没有参加过灭宋之战,但是当下蒙元战败,他们却成了被报复的对象,为自己先辈的残暴付出代价。刘因一路行来,见到了太多蒙古人和色目人遭到劫掠,财产被夺走,妻女被jianianyin,而后被杀死。可是这些行凶之人,却往往不是侵入中原的南军兵卒,而是普通汉人百姓。可见痛恨蒙古人的并非只有江南人,也包括饱受蒙古人蹂躏的北地汉人。 不过刘因觉得这些普通蒙古人和色目人同样无辜,他们或是先辈也是受到蒙古权贵的驱使侵入中原,该受到惩罚的而非这些普通百姓。但是那些权贵在南朝大军到来之前,大多已经携家带口北逃,留下的皆是这些蒙古平民承受灾难。 刘因无力改变形势,但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无辜者发声,为他们请命,却不是成为民族仇恨的牺牲品。而要保全他们则首先要劝服南朝皇帝,使其阻止仇杀悲剧的发生,避免两族间一代代的相互征伐。 可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