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5章 太学有乱 (第3/5页)
有几次“伏阙上奏”事件也在宋代的政治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作为伏阙上疏主力的太学生可以说是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特殊力量。严格的说,太学生能不能算做“士人”,现在还不好说,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并希望通过学习,在科举场上一举得名;且是当时有一定知名度的学子,并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太学生群体与“士人”阶层却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为太学生实质是一群以读书做官为目的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家兴办的学校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博得功名,为出仕做准备。其次,太学生和朝野士人有着一致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背景。而正是出于这种相似性,使得士人群体不仅对于太学生格外关注,就连思想观念也较为一致。 所以太学生在政治领域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并成为影响朝野舆论的重要力量。与此相关的是,宋代的太学生的身份在一开始就不低,可以说是官僚队伍的预备成员,一旦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也就顺理成章。这使得太学生有着较为特殊的社会地位,而特殊的社会地位又推动了他们的参政热情。 太学和太学生敢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更来源于他们有品评政治、舆论监督的历史传统。太学生即为准官员,且太学的教师也多为朝廷官员,这就为太学提供了一个评议朝政、臧否人物的条件。由于太学生的参政行为对朝中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故开禧之后,太学渐渐成为全国的舆论中心,他们更有以‘无官御史台’自称。 伏阙谏诤和进谏一样,都是是指臣子们跪伏在皇宫门前,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对皇帝进行激烈劝谏的举动。而太学生能够通过伏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