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6章 隐忧 (第5/7页)
的。整条防线并非是被各军镇都督辖区分割,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战争形势需要,军镇都督有时可以单独采取行动,有时也可几个军镇督分别行动,彼此互相策应。 赵昺根据东吴限江自保的国策及对长江防线军事地理分析后,以为整个长江中、下游防线的险要必争之地主要有西陵、蒲圻、武昌、皖口、牛渚、濡须、建业等。而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战略重地,大致以西陵、濡须、武昌、建业四地为重,也就是当下他急于占据的江陵、芜湖、鄂州和建康四处。 对于整条防线而言,最令孙吴统治集团担扰的莫过于敌军突破其上游防线,挥师顺江东下,水陆俱进。这样则“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已”,长江天堑效用顿失,整条防线完全暴露在敌军的军事打击之下。因此,地处长江防线西端的西陵就成了数千里长江防线上的第一个军事重镇。 陆逊为此曾上疏孙权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一郡之地,荆州可忧。其子陆抗亦认为:西陵、建平,国之藩表,即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鉴于西陵的重要地位,孙吴在此屯重兵,设都督统领,皆以名将镇戊。 作为孙吴最早设置军镇督的濡须,是孙吴长江防线上另一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军事重镇。濡须源出巢湖,向东南流经无为,东入长江,入口处即为濡须口。保江必争淮,重兵驻守濡须,进可攻,退可守,进攻上可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