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4章 天意难违 (第3/5页)
一株古槐在府中,长的郁郁葱葱犹如伞盖,可今年春天却没有发新芽,一直半死不活的,入夏又遭雷击,被生生劈成了两半,烧的焦黑。府中的术士看了以为是凶兆,吓得他天天求神拜佛,捐出去数万银钱。” “便是我的府中近日也出了件怪事,当年我在江南时得了只三尺锦鲤,一直养在府中花园,其懂人言,唤之则会浮出水面嬉戏。可一连几天,无论如何呼喊皆不肯露面,家里以为是恶兆,劝本王今日不要出城前往宋营,可圣命难违,不知咱们今日还能否安然回到城中。” “殿下多虑了,自古便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惯例,况且南朝自诩仁义之国,为了颜面也不会将我们如何1李思衍听了城中种种鬼怪作祟的事件,知此皆是史书上所载的亡国之兆,上天的警示。而脱欢也心生不祥的念头,心中也不免打鼓,可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好言安慰道。 “呵呵,世人常言冤冤相报,当年南朝濒于灭国之时也曾遣使求和,但皆被我们拒绝,并扣押了和议使文天祥,其当下贵为南朝执宰,断然不会答应的,而即便将我们囚禁于营中,你又能奈何?不过是以牙还牙之事而已1脱欢干笑道。 “殿下还是要放宽心,我们与南朝谈了几次,南朝皇帝皆未露面,不得其首肯,谁敢扣押我朝使臣1李思衍道。 “最好不要见其1脱欢却是连连摆手道。 “为何?两国和议乃是大事,只有与其面议,才好加以说服1李思衍纳闷地反问道。 “你不了解南朝皇帝,其若答应我们觐见,便是最后通牒,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法改变。而以其性格,断然不会答应我们留在中原的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