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3章 经世致用 (第6/7页)
民间习武,“以弱黔首之民”。同时,取缔民间办学,要读书只能入官学,而官学内容以明法令通吏制为主,军训较之战国大为减弱。 汉朝的统治思想也是从“马上得天下”向“不可马上治天下”转变,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儒术”后,“表彰六艺”,这个新六艺不同于旧六艺,略去了旧六艺中的“射、御”等军事训练内容,强调经学为主,废除了习武骑射。 而入唐之后,尚武之风再起。少数游牧民族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华夏农耕文明带来了强劲的刚健之风,而唐朝前期府兵制的盛行,武举制的开创,则进一步孕育了唐帝国全民尚武的国风,玄宗时期募兵制的实行,边地幕府潘镇的大量设置,以及唐王朝积极的拓边政策和对外战争无不助长了尚武风气的流行。 至唐中后期,文人士子们更热衷于科举仕进,但藩镇割据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仍使得社会上弥漫着浓厚的尚武风气,终唐一代,尚武任侠之风盛行。唐时士大夫阶层喜欢打马球,玩蹴鞠,这其实也是军训练兵的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单纯的娱乐活动。 宋代风俗与唐代大不同,太祖的扬文抑武的国策,加上士大夫阶层的主张,武将地位被士子全面超越。无论是民间的书院,还是官学都将参加军训视为无益之事,禁止学生参加。学校以科考为指挥棒,一切以中举为导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训自然废止,尚武之风顿时偃息,而朱熹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臣以为当下形势已大有改观,一些有识之士业已意识到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