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277章 出警入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7章 出警入跸 (第2/5页)

渡之后,行在留杭州,那里的条件更差,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北宋的规矩。

    赵昺更是个不喜欢这种前呼后拥的场面,为了什么仪式感而劳民伤财,搅得四邻不安,一切皆是能省则省了,出门也是轻车简从,自己只带着几个内卫出门的事情也没有少干,所以此规矩倒是很对他的胃口,自然也没有修改的念头,甚至还有从简的趋势。

    本来时隔五十余年后再度收复南京,皇帝拜祭原庙应该是件盛事,且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但是赵昺也不想搞那么大的场面,可想着当前虽然局势趋稳,但仍在战时,有必要炫耀武力,一者可以提振士气,二者可以震慑宵小,就也稍稍松了口,入城和祭拜仪式要简朴隆重而不奢华。简单点儿说就是少花钱多办事,便宜又实惠。

    皇帝可以说简单,但是底下的人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不仅来路上护驾的全军戒备,时刻准备应对不测,赵孟锦也是调动沿途诸军备战,驻守应天府的第一军三个师最远的都外放到五十里之外,严防蒙元袭扰圣驾。在现代领导出行一般都会有警车开道,沿途戒严,禁止通行。古代帝王出行时同样会如此,但这种交通管制叫“出警入跸”,也就是肃清道路,禁止行人通行。

    出警入跸始于秦,而单纯的“跸”,也就是封路警戒,早在周朝便已开始。百姓冲撞仪仗叫犯跸,要遭治罪。《仪制令》,上有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即古代的日常交通规则,意即一般平民百姓要给官员让路,年轻人给长者让路,轻装车要给载重车让路,出城的要给进城的让路。其中,“贱避贵”就是根据等级而定的回避制度。

    太祖赵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