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252章 形势逆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2章 形势逆转 (第4/5页)

目的,在于“和蒙”,这是符合南宋利益的正确之举,也是南宋唯一正确的抉择。

    端平元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宋军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并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

    从这一点来看,南宋在“联蒙灭金”这一事件中还可以算是受益者,但这一结果对南宋而言并非福音,灭金后,蒙古军撤回到黄河以北,宋军撤回长江附近。这时的河南因为遭受战乱已经极为残破,无法为军队提供补给,于是河南就成为了夹在蒙古与南宋之间的一块无人占领区。

    蒙古人在灭亡金政权之后并没有停止南下的步伐,而是继续南进,将灭亡南宋政权作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于是蒙古与南宋长达四十年的对峙开始了。纵观整个过程来看,南宋政府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走上“联蒙灭金”的道路更多的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无奈。

    但“辛卯之变”给南宋带的灾难还远不止此。南宋在四川的防务可以用一句话予以概括:“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三关即为阶州七方关,凤州仙人关,兴元武休关;五州即为阶州,凤州,成州(同庆府),西和州和天水军。蒙古军两次南下,将“蜀口诸关荡为平地,不可修复”,四川自此门户大开。

    而更为严重的还在于蒙古军对嘉陵江沿岸的破坏。蜀口宋军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