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02章 故国何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2章 故国何在 (第5/5页)

者避嫌疑,躲在车内,也不敢和当地百姓说话,下车讨水喝,遇到小孩和妇人,用语言试探,让亲信多次去偷偷询问,“然后知中原之人怨敌者故在而每恨吾人之不能举也!”当前赵昺多年以来在历次的战争中,在战场上遇到的敌人同样是北方汉人和南宋的降军,比之蒙古人要多得多,而且也更为凶悍。

    在赵昺看来导致这种事情的发生主要还是中国历史上王朝不断被颠覆,政权频繁更迭,于是给普通人留下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二律背反难题:究竟我们应该忠诚于哪一个国家?忠诚哪一个皇帝?于是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虚无的不爱国家的理念,所以成为背叛者就有了理所当然的理由。

    既然我们没有一个可以永恒真诚热爱的国家,国家也是皇帝的,那么背叛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怪事,于是给人们留下了自古以来汉jianian多的印象。爱大宋的,在蒙古人眼里就是叛逆和反贼;忠于蒙元的,又会被汉人骂作走狗和汉jianian。

    但是随着时易世变及时间的流逝,大多数百姓也就选择了屈从,没有谁在为了恢复前朝而造反,那些儒者也会放下身段走进异族人的朝堂。而这时谁再高喊恢复前朝,不仅仅会遭到当朝发兵剿灭,举国百姓也会千夫所指,共同唾弃之。

    当抽象的道德问题演变成简单的常识难题,百姓就只好变得滑头而识时务者为俊杰,学会了没有原则的油滑软弱。于是一大批人,只看人挑担不吃力,在一边说风凉话最气壮山河,看到大事临头,人人得而藏拙,万马齐喑。赵昺相信若非自己复国成功,只怕江南百姓也会在几十年后,已然忘记了曾经的故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