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323章 对症下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3章 对症下药 (第2/5页)

出几千秦兵在离鄢城约一百里的蛮河武镇筑坝拦河,又自这条汉江支流东西向秘密修筑一条百里长渠。秦军开渠灌城,鄢城的东北角经河水浸泡后溃破崩塌,汹涌的洪水将鄢城变成了泽国。

    此战白起以水代兵攻城,鄢都一带,洪泽一片,鱼虾满城,伏尸满江,楚国死伤军民达到了数十万,几乎淹死了此地所有楚国军民,楚军精锐尽丧,鄢城随后被秦军占领。城中被溺死的尸体腐烂,臭气冲天,以致人们称这里为“臭池“,成了闹鬼圣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条用来杀人的战渠,却被后人开发利用,东汉的南郡太守王宠在此基础上又开挖木里沟渠,使灌区面积进一步扩大,流水百余里,溉田数千顷,成为了一项水利工程宜,城从此成为鱼米之乡,人们幽默的将这里称为“白起渠”。

    随后的千百年,白起渠使得宜城人民受益无穷。据赵昺所知在后世此渠经考证比之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二十三年,被国际灌排委员会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从此号称‘华夏第一渠’。这让他更觉的滑稽,若是白起有灵,知道自己的杀人工具获此殊荣,除了感叹世事无常外,恐怕也只剩下想静静了。

    船队在傍晚时到达宜城外渡口,当御舟稳稳的停靠在码头上时,乐声大起。江钲携宜城官员和荆襄总管府文武及士绅耄老迎接圣驾,赵昺对此并不感冒,尤其是在战事紧急的时候搞这种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勾当。但是他只是皱皱眉头,并没有愤而甩开那些迎候的人群,因为他理解地方官员的苦心,自己这个时候发脾气,自可为自己赢得些名声,却也会让已经心虚的荆襄官员更加惶恐,不利于下来的工作。

    “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