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024章 马说(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4章 马说(二) (第5/7页)

胸甲骑兵,1.502米-1.543米的马匹用来供应龙骑兵,轻骑兵的马匹要求则是1.434米-1.489米。可见直到近代,一米五左右身高的马匹依然是优秀的战马。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战马相对于其他地区并不落于下风,而赵昺的御马场所培育的马种也算是不错的品种,只是可惜多年的辛苦也只得到了不到千匹,与庞大的需求也只能说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世纪问题。好在收复江南后使之得到转机,获得种马的渠道更为通畅,土地的增加也使得大规模繁育成为可能。

    赵昺每每在战斗取得胜利后,都注意收集良马以作为种马。而江南渐趋稳定后,他也通过贸易来获得良马,但是这条路很艰难,要知道从海上到达波斯需要长时间在海上航行,而在这个过程中贩运的马匹极不适应,死亡率很高,到达大宋往往十不存一,无法根本上解决缺少良马的现状。

    要实现大规模从中亚地区获得战马,也只能在飞剪船大规模投入运营之后了,那时航运时间缩短,马匹的存活率自然会大为提高。但让赵昺略感欣慰的是海上马匹贸易无法缓解缺马的现状,却得到了原产地的种马。在御马营迁到江南后,他便开始挑选合适的马场,便想起自己曾去过的崇明州。

    崇明州位于长江口,靠近江南的一座沙洲,面积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大,但是也有方圆数百里。另外岛上人口不多,大面积的土地没有被开发,水草丰茂,河流纵横,适于放牧。且这里是江南最为靠近南北分界线地区,算是最为接近北方气候条件的地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