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8章 悄悄的来 (第4/5页)
充决河后导致河道更改,同时灾害性天气如连续不断的暴雨等,均是引发元代发生严重河患的自然因素。 黄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让河水不断携带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造成下游平坦地区泥沙大量淤积于河道。这些泥沙日积月累,淤积于下游河道,遂导致河床逐年升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了“地上河”,使得开封也始终处于黄河决堤的威胁之下。 自金明昌五年黄河决于阳武,南支流经开封城北四十里。从此,黄河在开封附近多次泛滥改道。到入元时东京四渠,汴、蔡、五丈、金水河全被黄河泥沙淤没,开封对外运输只靠一条贾鲁河,也大大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再往北行赵昺的心情才渐渐好一些,这里经过金和元两朝大力发展屯田,情况有所好转。道路两边可以看到秋收后留在田间的秸秆,可能由于元军败退的太快,庄稼收割的仓促,以致麻雀都多了许多,可以看到大群的鸟雀在寻找遗落的稻谷。 几日后,行驾进入开封城,他们并没有摆开仪仗,举行大规模的入城仪式。当赵昺看到城池时心却又是一沉,他虽然知道经受战乱影响,衰败不可避免,也对现状有所了解,可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金末,经过金元开封之战,以及元军攻陷开封后,“悉烧京城楼橹”,开封城再次遭到破坏,大为衰落。蒙古灭金后,于开封置南京路,后改汴梁路,治祥符、开封两县,至元二十八年,置河南江北行省,以汴梁为府治。从此,开封降为地方政治中心城市。 但此时的开封城较之宋代,已面目全非,除去战争的破坏外,元初忽必烈统治者为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