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163章 上元之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3章 上元之夜 (第2/5页)

象。其实这也是赵昺挖的坑,用希特勒的话来说,就是‘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才会义无反顾的从军,为国效力’。不得不说,希特勒的眼光着实独到,当时德国军队中的士兵军官,还真有不少人都是冲着军服来的。便是光武帝刘秀在民间时,也曾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豪言,其也是出于羡慕执金吾衣甲鲜亮,威武庄重有感而发。

    所以赵昺以为身着精致、美观的戎装,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身姿不仅是一国军事实力的体现,也是礼仪性的需求。从前在朝会及祭典等重大场合,宫中仪卫穿的是被称之为‘五色介胄’的传统轻型铠甲。其实严格的讲这种作为仪仗所用的甲胄不能称之为铠甲,而是实实在在的样子货。

    传统的仪仗甲以形式是仿军士的,只是用黄粗帛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绿色画成甲叶的纹样,并加红锦缘边,以青为下裙,红皮为络带。这种甲胄刚好到人的膝盖,前胸绘有人的面目,从背后至前胸缠以锦带,并且有五色彩装。所用依仗甲的外表装饰非常华丽,却不能用于实战,充其量只是件华丽的军服。

    赵昺总觉得仪卫们穿着这么身‘古典’军服,手持燧发枪,看着就别扭。可若穿着普通军装又有失庄重,毕竟当下配发的军服是出于材料以结实耐用,便于整理清洁,兼具美观实用的标准设计的。加上作为一种需求量大的消耗品,衣料的选用不可能全部采用昂贵的丝帛,当然彼时财政拮据,只能是因陋就简。

    到了临安后,财政状况逐步好转,赵昺就考虑为这支‘窗口’部队配发新式礼服,他亲自cao刀主持设计,仿照近代中西方军礼服搞了出来。因为价格不菲,制造繁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