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5章 各有所求 (第4/7页)
户,政府为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忽必烈下令设诸位斡脱总管府、斡脱所、斡脱总管府等机构;在地方元政府也前后设有斡脱局、斡脱府等官衙,掌管斡脱事务。 斡脱商人向元廷和诸王不断贡献奇珍异宝和大批钱物,当然也得到其特殊庇护,元政府也投桃报李为斡脱提供了种种特权。这些官商手持圣旨、令旨、可以使用驿站铺马、官给饮食。他们或携带军器、或有官军护卫。货物可以减免课税。行船鸣锣击鼓、不依河道开闸时间强行通过,动辄殴打守闸人员。这些特权商人办买盐引,欺侮仓官。 此外斡脱商人还假公济私,夹带私人资金营运牟利,发额外横财。而斡脱户常常不当差役,享受与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等神职人员享受同等或类似的优待。从他们的职责来看与赵昺的事务局采办处差不多,但是其都是暗中运作,绝不敢名目张胆的来做,让他都不得不佩服忽必烈的‘气魄’,敢为了钱与天下人为敌。 尽管由于某些朝臣一再陈述斡脱扰民害政,曾经暂时废止斡脱机构,但斡脱高利贷商业是元朝官府、皇室和诸王妃主剥削收入的重要来源,不久便又恢复而且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权限,到了忽必烈当了皇帝,由于长年征伐,为解决军费,国家开始大规模经营“官本“商业。也是造成元代尖锐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 “陛下说的不错,但是今又有不同。贼酋下令派遣斡脱客为特命使臣,到海外诸藩国替皇室采办货物,收取贡物,而他们也借机从中专卖货物牟利。”潘安禀告道。 “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