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038章 局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8章 局面 (第7/7页)

   三峡号称长江中最为奇秀壮观、最为摄人心魄的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天地造化,成就了这独步天下的天然山水画廊。但对于行舟其中的人却没有文人们眼中的诗情画意,而是名副其实的鬼门关,在这样的峡谷里航行,峭壁参天,江涛拍岸,使人惊心动魄。

    三峡交通多依靠舟楫往来,三峡江水险急无常,暗礁密布,险滩、明岩皆对过峡船只造成阻碍。三峡的水急,万水奔夔门,峡中惊涛骇浪。江水落差大,江中礁石密布,行船困难。水位一日之内暴涨十几丈,一年之内水位变化极大。

    且江面宽窄不一,宽的地方盈里,水枯时狭窄处仅十数丈。而江水各段深浅亦不一,最深处近七、八十丈,水浅处不到六、七丈。江中更是暗流纵横,旋涡小者如斗,大者直径近十丈,深达丈余,船只一旦卷入其中,难逃船毁人亡的厄运。过去川蜀的商人东来江南做生意往往也是以舟船满载货物顺江而下,但是到了江南后却又连船带货一起卖掉,而人则是选择陆路返回川蜀,其中原因就是畏惧三峡之险。

    三峡处于长江中、上游交接之地,东出有长江水道,顺流可到荆州平原、江汉平原及江南大地,能通中原,进关中。与此同时,三峡又具备阻隔、封闭川蜀的条件,必然为历代兵家据险而守、破险而攻的必争之地。在此区域进行进攻性的战役,也就是摧毁三峡的军事防御工事,冲破三峡天险。而它的自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作战方式通常采用水战和山地战的战争模式,防守者的战略格局只能是防御为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