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391章 兼容共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1章 兼容共济 (第2/5页)

有些人私下中说我惟利是图,最擅巧取豪夺。”

    “……”

    “呵呵,我不会在乎,因为我确实爱钱。”赵昺见众人一副尴尬的样子,摆手笑道,“比如这金地藏初来九华山,住的是山洞,吃的是拌了观音土的白饭,却坚持修行佛法。对此中执着我也甚为敬佩,但是他自己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自然无法收徒弟,建庙宇,更加难以吸引信众。”

    “因此金地藏在获得资助后就要先修庙宇,招收徒弟,扩大队伍。而人多了,他们也不是神仙,可以食气饮露就能不死,所以也要吃饭、穿衣,而这些都需要钱。可那时他们名气尚小,靠信众布施虽可保温饱,却再难以发展。因此他们也需要经营,采取各种手段来挣钱,才能建更多的寺院,招收更多的徒弟,吸引更多的信众,来完成弘扬佛法的根本。”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九华山的和尚们在获得了大量财富后,并没有都用来享受和佛事,而是将一部分用来从事赈济灾民、扶危济贫和修桥补路。”赵昺言道,“刚刚我卢先生说起,寺院发动山民和信众,利用布施所得先后开辟了至徽州、池州、宣州的五条宽半丈的石板路,这五条道路勾通了徽、池、宣三府十县,里程数百里,可直通大江码头。这些事情即便由官府来组织,也不是一件易事吧!”

    “嗯,这些和尚还是甚有头脑,他们救济百姓,可以借此弘扬佛法,吸引信众。开辟道路,可以使得八方信众前来朝拜,且使商贾便于贩运货物,沟通又无,而他们又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确是打得好盘算,真是一举两得。”王应麟点点头道。

    “但这些其实尚不能让九华山的和尚们得以完全取代道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