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3章 不得已 (第3/7页)
一把匕首,以防不测。直到秦桧晚年老病缠身,即将命入黄泉,赵构才松了一口气。 秦桧临死前,对赵构说,想让自己的儿子接他的班。赵构听了,脸上笑嘻嘻,嘴里不停地安慰秦桧的病,以表示关心。秦桧在病榻上已讲不出话了,他拿出自己的红手绢,亲手为秦桧拭泪。可他离开秦府的当晚令人起草了一份诏书,免除了秦桧及其子孙的一切职务。第二天一早,便将这道诏书颁布于朝堂,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听到此消息。 当天夜里,秦桧就一命呜呼了。赵构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我再也不用靴里藏刀了。”接着,赵构又将宫里秦桧的心腹余党,全都赶出了临安。为了防止遭到秦桧的暗害,他每次上朝时都在靴子中藏着一把短刀,以作防身之用,这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了。而赵昺他在崖山时虽然跟前都是朝中的众臣,但他依然不敢大意,身边没有倪亮在都不去会客,也是出于同样的戒备心理。 说到赵构突然禅位,其实也并非全是惧敌和享乐,给自己留后路。这看似反常的举动中,赵昺觉得却有着大智慧,起码对赵氏的皇位传承和国脉的延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众所周知对于一位活了八十多岁的封建帝王来说,五十来岁恰好是盛年,也是执政的黄金时期。再者,凡是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没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哪怕继任者是自己的亲生骨rou。 想想自己从初时对皇位的抗拒,到不得不接受,而如今打死他都不想撒手了。在这一规则下,宋高宗盛年主动把皇位让给养子赵眘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