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1章 预判 (第2/5页)
,多数分散驻守在各地,更多的起到预警和维护治安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对抗小规模敌军的袭扰,无力迎击大规模的入侵。但在战时也归由江东置司调度和指挥,配合禁军作战。 江东的腹里地区则是由御前护军防御,以玉昔帖木儿所知这也是宋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由南朝小皇帝直接指挥,几经扩建已有八个旅和一支水军,估计有近十万之众。分别驻守在湖州、嘉兴、临安、钱塘和绍兴及杭州湾等周边要地,拱卫着都城。 而自开战以来,江东宋军第一军、常州军、润州军、平江军及第二军二师、三师的军号都先后出现在扬州,且御前护军的亲卫旅、一旅、四旅和五旅、炮兵旅的军号也皆是第一批渡江参战,水军第一师则在外海护航。如此一来江东宋军的主力云集扬州城下,留守的主力只有御前护军的二旅和三旅,及驻扎与绍兴的禁军第五军,以这不足五万的兵力防守江东和京畿地区明显不足。 玉昔帖木儿也正是看到了这个‘空子’才敢于制定南侵的计划,可大胆不同于鲁莽,毕竟宋军当下皆是沿运河驻扎,可以通过水上快速机动撤回江南。一旦让南朝小皇帝发现自己有南渡的企图就能够迅速回防,甚至切断自己的归途,将他困在江东地区,那便成了自投罗网。所以他一边放缓行军速度观察宋军动向,一边做应变准备,随时转换作战方向,将矛头指向撤退的宋军。 令他十分焦虑的是宋军对扬州围的水泄不通无法传递消息,自己派出的巡骑却遭到宋军的截杀,根本无法靠近敌军大营,得到的情报十分有限。而开战后,宋军对长江封锁更为严密,除非有兵部和枢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