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533章 正视敌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3章 正视敌人 (第2/6页)

切,把骑兵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过去尝到人海战术甜头的法国公鸡根本不愿意相信一个小小的武器可以改变战争的面貌。而他们的学生日本更是死守这一金科玉律,日本6军乃木西典大将。正是他创了日军“rou弹攻击”的战术,旅顺战役日军攻击竟日,伤亡五万,激烈时候平均每天阵亡三千人,俄军阵地前的日军尸体堆积如山,俄军工事内的人员不得不戴上樟脑口罩才能继续作战……

    赵昺以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使用人海战术都是某个时代兵器和战术展的选择。这种以数量和巨大的消耗换取其他方面优势的战术,包括时间、空间、进攻或防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多打少,以众欺寡。它的基础是集中优势兵力,以数量增加整体的实力。

    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可用作包围和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但它同样具有局限性,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说到底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想想古代一个士兵在战斗中除了一身盔甲,便是手中的刀枪,而弓箭手也就是两壶箭矢,因此靠这些简单的武器作战应该算是重体力活儿,结果就是持续战斗能力很差。

    再有古代军队主要是利用严酷的军纪和重赏维持士气,而游牧民族虽以骑兵为主,可是以文盲居多,当然中原政权的军队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文化程度较低,训练状况较差的军队,只能接受简单的命令,使用简单的战术,导致其战术简单粗犷,进攻时惯于以密集队形的骑兵反复冲击。

    另外蒙古军队面对设防严密,火力明显强于自己的宋军没有更好的战术手段,所以形成了需要大量的兵力兵器与狭窄的冲锋道路之间的尖锐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密集的冲锋队形。采取多路密集队形,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突击队及伴随火器进入突破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