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633章 因时就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3章 因时就事 (第5/7页)

想宽慰两句却被打断了。

    “朕有主意了,咱们牛少,可海里却有成千上万的鲸鱼,只要抓住一头大的就能得鱼油上万斤!”赵昺沉思片刻道,在崖山之时他们捕获的鲸鱼,rou吃了,熬出的鱼油可供整个行朝点灯。再说鲸和牛都是哺乳动物,脂肪应该没多大差别,相互替代未尝不可啊!

    “啊?!对啊!”周翔听罢惊诧片刻击掌道,陛下在崖山猎鲸的事情他也听到过,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待朕有了闲暇,出去抓个十头、八头的给你们先用着!”赵昺笑着道。

    “陛下,还有一事,那刺刀打造成三棱型十分费时费力,不若每人配长刀一把,同样可以拼杀的!”周翔又提出个意见道。

    “绝无可能!”赵昺想都没想断然否决道。他知道历史上火枪出现后,阻碍火枪手主宰步兵的最大战术障碍,是面临骑兵攻击时,因此火枪手还需要长矛兵的护卫,如此维护一个阵型,还需要更多的兵力,这与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精兵的构想正相违背,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刺刀。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直到十七世纪后期才终于有人想到了解决办法,最早可以述及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这样火枪手也能临时客串长矛兵。这很麻烦不说,且出现两难式的选择,骑兵逼近时,如果火枪手最后一次齐射没能打退骑兵,就可能面临不能及时装上刺刀的风险,但是提前上刺刀,就放弃了火枪扬火力的机会。

    在刺刀出现大约一代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插座式刺刀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