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4章 不需多言 (第2/5页)
许多,没有骂他的祖宗八辈儿。 他心知这条防线开建之始的本意就是为了切断辽军的南下的步伐,如宋太宗当年朝中大臣所说的那样,不仅阻碍了辽国南下的步伐,同时也切断了自己北上的路线,至于北伐的事情就下辈子再说了。此外,这项工程是以水为兵,导致太过于依靠自然环境,尤其是对于黄河依赖极其严重。 此时的黄河与现在我们看到的黄河不太一样,彼时的黄河河道更偏向北。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如果黄河发生改道,那么这条历经几十年修建的防线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失去水源而降低防御力。碰巧黄河在那个时期改道频繁。 因此,河北水上防线只能是宋朝防御辽朝进攻的一项暂时性手段,如果真正想把辽国的军事威胁永远解除掉,那只有通过不断地北伐,收复燕云,依靠稳固的燕山山脉、恒山、太行山管涔山一线的传统长城防线才能真正自保。 然而,自从水上长城修建的那一刻开始,宋军就永远地失去了独立收复燕云的可能,而依赖这条暂时性工程,也说明宋朝朝廷是多么的无能,因此到了仁宗这样一位懦弱君主时代,上马三易回河这样一项愚蠢透顶的工程也就不难理解了。 史书上记载,仁宗是个温良仁厚的皇帝,而赵昺认为这恰恰从侧面证明了其的懦弱,使得本来在澶渊之盟得到缓解的宋辽关系充满变数,让辽国居然觉得宋朝是可以再欺负欺负,进而不断向宋朝要求改变领土界限。生性懦弱的仁宗自然害怕了,如何防止辽军跑到汴梁来,就成为了其最在意的事。 而早在真宗朝就有官员提出黄河河道太靠北,如果要是哪天改道进入辽国,那么辽国就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