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4章 另辟蹊径 (第3/5页)
而潼关千年以来使无数将帅在此折戟,此时也是宋军平定西北的一道重要障碍。其缘起先秦时期的桃林塞,于东汉安帝时期创建关隘,以控制东西要道,拱卫京师洛阳。到了唐代,潼关城的位置因黄河在此处的陡转东流北迁至一个较低的台地之上。之后历朝的潼关城并无大规模迁移,基本维持在唐潼关城的基础上。 潼关之所以难以攻克,也是因为其控扼的天险,是由黄巷坂、禁沟、秦岭、黄河所构成的一个天然要塞。 黄巷坂处于潼关城东,全长五里左右。自函谷关东来的道路仅仅只有黄巷坂一条路,黄巷坂的南面是山势陡峭的秦岭,北面则是黄河,这就形成了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的孤道地势。这个孤道内军队难以展开阵型。所以,黄巷坂成为潼关东面的第一个天然屏障。 禁沟自潼关城南直通秦岭,可与武关连通。其中深度最长的沟道有四条:列斜沟、禁沟、潼水沟、望远沟,除此四条沟之外,还有多条深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沟道,这些沟道统称为禁沟,且皆成南北纵向。正由于这些南北沟道横断潼关南原地区,所以古来潼关南原无东西大道可通。 黄河出秦晋峡谷南流到潼关北,折转而东。在这里洛水、渭河汇聚在黄河,黄河则紧切潼关城下流过,形成天堑,既无途可通,也隔断了北来之路,在潼关城北侧形成自然防卫,因而守潼关很少考虑城北安全,黄河天堑形成了天然屏障。 秦岭是潼关南原的天然屏障,由东往西有西峪口、桐峪口、善车峪口、太峪口、麻峪口、蒿岔峪口、潼峪口等横向有众多峪口可做天然要塞,这些峪口不仅地势险要且道路错综复杂,这些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