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7章 要去便去 (第3/5页)
道。 “这可能就是厚积薄发吧!被欺压太久,一旦被释放,就难以抑制!”赵昺苦笑道,“当前行营接到有关蒙古人和色目人被灭门、灭族之事不胜枚举,而各地衙门经调查除少数是盗匪所为外,大多皆是汉人所为,且他们往往皆是比邻而居的乡邻。” “这种仇杀往往是一哄而上,原因也不一而足,有的是杀父夺妻、霸占田地、抢占私财这等仇恨,也有的不过是过去的几句口角,言语不合。可参与者甚众,又无主犯,让当地衙门难以追究, 只能是不了了之。现在只能让各地衙门将蒙古人和色目人迁居一处, 另建新村,并派官军保护, 以免遭到不测。” “原来事态如此严重, 因此官家将静修先生的策疏置于案头,而不交由众臣传阅,也是意在保护其。可其私下里几次让其妻旁敲侧击向我打探官家阅后的意思,想来还不明就里,少不了几句抱怨!”苏岚有些无奈地言道。 “这静修先生也是不识趣,还不死心。若是其策疏传之于世,名儒雅士的声名必将尽毁,遭世人唾弃,在士林难以立足!”李三娘不忿地道,为皇帝所为感到不值。 谷讕 “三娘勿要这样说,昔年大宋对琼州诸俚亦是视为蛮夷,而诸俚对朝廷同样心怀怨念,以致反抗不断,双方战事时有发生,哪一次又不是血流成河,两者间的仇恨延续百年。现在也正是因为有了琼崖郡夫人这等开明俚族首领,才使得双方尽弃前嫌,得以和解,使得琼州再无战事,汉俚和谐共处、共享太平!”赵昺看着其笑着道。 “琼州诸俚得享太平皆是托官家的福,才能安居乐业,对官家当然无不感恩戴德!”李三娘白了皇帝眼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