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292章 完美方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2章 完美方案 (第5/5页)

安史之乱后于内地普设藩镇是削弱自身统治力、助长地方割据的一种行为。但是如果将这些藩镇中的政治实体与乱前的边境诸节度使军团进行比较的话,可以视为经过八年的安史之乱,此前边境军镇的实力,无论是来自叛军方面的东北节镇,还是阻击叛军的西北节镇,其实都已经大为削弱了。”

    “不过,也正如陛下所言这虽然是唐廷解决边陲势强而朝廷势弱的契机,可在其中唐廷本身的权威也遭受了重创,只是解决了杜佑所说的‘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的危机、不过就总体而言,地方势力的崛起的趋势仍在。于是一方面,在大军镇危机结束后,通过控制藩镇上层,朝廷趋强的势头已在藩镇身上有所体现,但是,藩镇真正的主导权却已下移到那些新兴的地方基层势力手中,酿成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不错,唐廷随着削藩战争的胜利,朝命的官员,尤其是一大批文官被派往各藩镇担任节帅或幕府僚佐,成功的重新确定了藩镇权力结构,看似是朝廷恢复了权威。但实际上,这些朝廷任命的官员并未成为控制藩镇的力量,真正取代当地新兴势力。”赵昺言道。

    “可朕以为这些变革虽然未能阻止唐朝的衰落,但这些经验也为我朝所借鉴,成为太祖制定扬文抑武的根据。而朕以为这避免了地方割据的出现,却也使我朝军威不振,屡败于外族入侵,还是未能避免亡国之危,这让朕苦恼已久,不知如何破解!”赵昺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王应麟这番话的意思,他是在为江钲开脱,也是暗示自己其中孕育的危机,但是却没有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完美答案,而这仍需要他去破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