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2章 应时而变 (第2/5页)
非几句话可以言明的。 “其实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每个人的立场和看法不同而已。”赵昺笑笑道,“如我朝与蒙元而言,当初我朝占据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而蒙元只能偏据漠北苦寒之地。其心中自然不忿,同为上天子民,他们为何只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么侵占中原抢掠财富也只是为了活的更好而已,当然也就自觉是正义的。而今我们出兵北伐收复故土,救民于水火,也自认为是正义的。而本质不过是利益之争。” “你们看窗外的白云,是静,还是动?”赵昺又指指窗外道。 “云在随风飘动,自然是动!”马端临答道。 “而云在空中俯视你、我,它看到的又是动或静呢?”赵昺再问道。 “或是动吧!”马端临有些含糊地道。 “又如这杯中之水,遇冷成冰,遇热成汽,那你就可以不认为它们不是水吗?”赵昺言道,“世事亦然,释、道、儒皆以救护众生、扶危济贫、同赴大道为宗旨,不同之处只在于实现的形式有异。道是通过自身修炼,领悟天道,达到羽化升仙,永存于天地间的目的;而释家则是通过修德行善,消除自身的孽障,死后得以升入极乐世界。儒家则是通过修心养性,知道德、明大义,通过经世为民,达到天道。” “嗯,五哥儿言之有理。”谢枋得若有所思地点头道。 “我朝之所以弃释道,而用士大夫治国,也正是因为儒学乃是经世之道,可以安民利国,这与帝王的利益是相一致的,若是两厢背离,则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自然也就会终被弃之。”赵昺言道。 “陛下言重了,现下尚未到如此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